用行动践行诺言————成县公司1#水泥磨检修现场速写
12月,成县公司年底大检修工作拉开序幕,为保证生产正常运行,成县公司采用轮流检修的方法,完成两台水泥磨的检修工作。1号磨计划12月 5 日开始检修,水泥部主要承担更换收尘袋、钢球分类、重新级配等项目。为加快检修进度,水泥部将每天的检修时间定为早上8点到晚上10点半,中间吃两顿饭,不休息。为保证检修期间有充足的精力和较好的睡眠,张华、何波宁、刘迎喜、霍卫等原本住在县城的职工,主动把被褥搬到厂里的单身公寓,备战检修。
更换收尘袋时,要先拧开收尘盖上的螺丝,再撬开收尘盖,抽出龙骨,几个人共同合作,把旧收尘袋拉下来,放入新的收尘袋后再放回龙骨。遇上生锈的螺丝或粘连在一起的收尘袋,他们通常要费很大的力气和功夫,才能完成这一系列工作。去年检修时,由于人员少,时间紧,水泥部找了几个外协人员一起做,几小时后,外协人员受不了更换时冒出的水泥灰,全部离开了。本次检修需更换收尘袋1700多条,为克服人员紧张的困难,水泥部除正常生产的职工外,其他人员全部参加检修。
12月8日上午,检修第4天,钳工杨法力和何波宁正合力将一包新收尘袋往4层的磨房顶上吊,收尘袋快碰到栏杆的时候,何波宁将半个身子探出来,抱住收尘袋,和杨法力费劲地拖进栏杆。
外面热火朝天的场面相比,磨房三层则显得空旷和冷清,焊工张华带着徒弟冀方磊焊收尘器外壳,焊完主要部位后,他把手中的焊枪交给冀方磊继续焊,自己则拿起榔头,围着收尘器仔细敲打、检查,专注而投入。
磨房顶层,杨法力、刘迎喜和何波宁正将吊上来的四包收尘袋往收尘器上搬,何波宁扛了一大包袋子,摇摇晃晃地往前走,因为通往收尘器的楼梯窄且陡峭,袋子只能再次往上吊。
收尘平台上,张富英、赵开涛、景积磊等几名年轻职工正在更换收尘袋,拆卸时扬起的水泥象烟雾一样将他们笼罩。今天准备更换450条收尘袋,明天他们就要开始分捡钢球了。
12月 9 日,所有人员都在磨房捡钢球,这是一项更为辛苦的工作,90吨钢球,全部要用10多个人的手一个一个分类捡出来,装在袋子里,重新级配再吊装到磨里。虽然戴着耳塞,但2号水泥磨的轰鸣声依然很响亮,风在前后敞开的大门间畅行无阻,连续几天的奋战,他们有些累了,几名职工不顾冬天的严寒,躺在磨房外的袋子上休息。几分钟后,又继续回去捡。一天的时间,小山一样的钢球已被他们捡去了大半,底下的钢球混在水泥里,他们就用手和小铲子往出掏。
和年青职工相比,杨法力、张华、刘迎喜、霍卫等都是老职工了,但在工作中,他们和年轻人一样吃苦、耐劳,特别在急、难、险重任务面前,他们总是冲在最前面,从不张扬,更不后退。张富英和赵开涛两名年轻协工,更是少有的沉稳和踏实,从始至终埋头苦干,在他们的带领下,这个检修团队,抱成一团,合成一气,积极主动地推进检修工作,用实际行动,践行着保证生产的庄严承诺。